新闻动态

第四届量子计算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8 月 11 日 – 12 日,由中国物理学会青年工作小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以下简称 “量子科学中心”)联合主办,深圳市计算机学会承担会务筹办工作的第四届量子计算青年论坛(YSQC2025)于深圳市福田区顺利召开。

第四届量子计算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此次会议召集人为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郭建东研究员,会议主席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骆军委研究员北京大学许秀来教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张潘研究员量子科学中心郑盛根、冯加贵研究员担任程序委员会主席。

第四届量子计算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大会共有24个邀请报告8个投稿报告,投稿报告接受率为27.6%。吸引了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70余家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现场参会人数达220余人,线上参会人次高达3.7万。

第四届量子计算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大会开幕式由香港科技大学杨森教授主持。量子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贾金锋院士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青年是量子未来的核心力量,开放合作是量子计算发展的关键。

第四届量子计算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郭建东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量子计算青年论坛自2022年以来在溧阳、保定、温州举办的历程,并特别感谢三位主席及多方组织者的支持,期待在本届论坛为大家带来全新的学术交流体验。

第四届量子计算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大会报告内容精彩纷呈,从量子材料到量子计算,从量子算法到量子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促进了量子科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深入探讨。

北京量子院常凯研究员就《2D IV-VI ferroelectric semiconductors and ultra-narrow lateral heterostructur》作主题报告,分享了他们在量子材料的最新工作。

香港科技大学杨森教授就《Enhancement of quantum coherence in solid-state qubits via interface engineering》作主题报告,分享其在金刚石中的研究新成果。

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的Mile Gu教授分享了《Introducing Quantum Agents: On the Memory and Energetic Benefits of Quantum-Enhanced Decision-Making》的主题报告,该报告探讨量子增强智能体是否能在内存和能耗受限的复杂环境中突破经典智能体的性能极限,并介绍了新加坡南洋量子中心在相关理论和条件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四届量子计算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来自东京大学的Nobuyuki Yoshioka教授和Ryuji Takagi教授,香港城市大学的Oscar Dahlsten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Nana Liu教授等也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第四届量子计算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2025年被联合国正式定义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IYQ),旨在纪念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并推动全球量子科技的研究、教育,应用与发展。本次论坛旨在汇聚国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深入探讨量子计算前沿理论、关键技术与跨学科融合,促进交流合作,激发创新灵感,共同推动量子计算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量子科学中心是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联合粤港澳 15 家高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共建,专注量子科技全链条研究。其地处河套合作区“特区中的特区” 区位优势,积极探索 “一国两制” 下科教创新新模式,深化跨境合作。会上,中心向各界发出合作邀约,期待在科研、人才、国际交流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深圳市计算机学会凭借专业的组织能力和细致的服务,为论坛的顺利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确保了各项会务工作的有序推进,为参会嘉宾营造了良好的交流环境。

第四届量子计算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深圳市计算机学会(SZCCF)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联盟联席理事长单位之一,致力于搭建高端平台推动高校资源整合,强化高端人才供应链服务,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与Web3.0、量子信息、开源信创、光计算等领域,打造具有高端学术影响力的社会组织。
2025年深圳市计算机学会拟待筹建“科技创新创业”专委会(面向投资、创业团队、科技创新人才);拟成立“科学智能专委(AI4S)”;拟成立“具身智能”专委(面向无人科技,例如低空经济等)。i纷邀各界精英加入,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智能发展,携手开创未来新篇章!

相关新闻